| 技术服务/technical service
科技改变未来 多点触控技术知识普及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18/1/30 17:09:55 人气:1114

多年前我们初见苹果iPhone的时候,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,首先惊叹的就是它那些从未见过的操控方式,心里不禁惊讶和好奇:原来手机还可以这么玩?而苹果iPhone也正是引领触屏时代的“始作俑者”,智能机开始进入触屏时代,苹果iPhone为智能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引导地位。

  当时iPhone广受人们关注,不仅仅是因为其简单、新潮的界面,还有那些花哨的操控方式,而这些也都要归功于多点触控技术。多点触控技术也在几年间飞速发展,并随着在智能手机上的运用迅速普及开来,多点触控技术绝对是用户体验的功臣之一;也是因为它的运用,我们才能有幸见到如此多种多样的界面操控方式。

电阻屏与电容屏:

  多点触控技术使得触屏手机迅速替代了实体按键手机的主导地位,硬生生得将按键手机挤下了台,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手机操控有了全新的认识,同时也与手机屏幕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。

  在了解多点触控技术之前,我们先要知道手机屏幕主要分为两种,一种是电阻屏,一种是电容屏。

  电阻屏:

 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向屏幕施加压力,产生电流然后屏幕在做出识别和反应,这种屏幕的特点就是不管耳使用任何物体按压屏幕,屏幕都会做出反应。

  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就是早期的Windows mobile phone、带有手写笔的触控机型、诺基亚早期的触屏机型等等。

电容屏:

  电容屏是靠静电感应来操作的,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按压屏幕,屏幕通过感应手指的静电来产生电流信号再做出反应。电容屏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主流屏幕。在结构上,电容屏是在显示面板上叠入一层透明的特殊金属导电物质,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,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,由于人体电场,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小磁场,电流产生后由传感器对触点信号进行分析。

  电容屏的特性,使得它无需依靠压力来实现相关的操作,所以在响应速度方面要优于电阻屏,敏感度高,易于及时传达与反馈用户的操作。电阻屏需要压力才实现操作,响应速度稍微慢一些,并且敏感度稍差,操作起来也不如电容屏自如。

  电阻屏虽然精度高,但是反应不够灵敏,并且电阻屏上对多点触控的支持是非常局限的,所以操控也比较单一,现在也基本淡出智能机平台了。相反,电容屏更适合运用多点触控技术,并且在耐用性方面也远远高于比较“软”的电阻屏。

多点触控技术到底是什么?

  Multi-Touch多点触控的概念:

  早期出现的触控屏幕还没有运用到多点触控技术,屏幕一次只能判断一个触控点,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使用一个手指来进行操作。如果屏幕同时有两个以上的点被触碰,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。

  例如说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ATM自动取款机,使用的就是只能识别单点操控的屏幕。

  但是融入多点触控技术后,屏幕对任务的反应会分解为两方面的工作,一是同时采集多点触碰产生的信号,二是对每一个信号的意义进行判断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反应,从而实现屏幕识别人的五个手指同时做的点击、触控动作。

结构与核心技术:

 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主流手机屏幕都支持多点触控,它的原理直白的说就是在液晶面板的上方加入一层透明的触控板,这块触控板用来检测在不同位置、同时产生多点触摸,并且识别每一个点所产生的信号。多点触控技术的核心是FTIR(Frustrated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),即受抑内全反射技术。

  起源、发展与意义:

  早在1984年,也正是由于史蒂夫·乔布斯的“用鼠标代替键盘”的创意和坚持,才使得鼠标在电脑与人的沟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2007年,苹果及微软都发表了应用多点触控技术的产品及计划,令该技术开始进入主流的应用。也在同一年,苹果公司也拿到了多点触控技术的专利,并开始将此技术运用在手机产品上,史蒂夫·乔布斯隆重推出了苹果公司的第一款手机产品iPhone。

  乔布斯认为当时的智能手机都称不上人性化,因为这些手机的用户界面40%被键盘占据,按钮也都是固定不可变的。如果把这些键盘取消,就可以得到一个巨大的屏幕。因此,iPhone的革命意义的就在用户界面和多点触控技术。

下一个: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触摸屏新技术问世

版权所有 苏州富亚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仕德伟科技
网站建设仕网云智能建站 地址:江苏苏州相城大道168号新尚广场A座 联系人:潘小姐
电话:+86-0512-62822451,13913118267